网站支持IPV6 | 无障碍阅读 | 适老化模式
当前位置: 首页>>专题专栏>>档案史志

《民乐年鉴2022·民乐县第四中学》

来源: 作者: 日期: 2023-09-25 11:20

【概况】   学校占地总面积67323平方米,校舍建筑面积30809平方米。现有教学班40个,在校学生2016人,教师150人,其中研究生2人、本科生137人、专科11人。

【队伍建设】   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教育,组织教师参与书画大赛、乒乓球比赛、趣味比赛、教学技能大赛、优质课竞赛等各类活动,打造健康阳光的教师队伍;实施基础培训、专题培训和提高培训等三类教师培训体系,推进教师三个工程(一个研究专题、一堂实验课、一篇成果论文),引导教师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开展教育科研活动。组织教师参加各项培训,先后安排教师外出培训210人次,其中:县级培训85人次,市级培训21人次,省级培训36人次,省外培训68人次;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,新立项省级课题5项、市级课题4项,有3项课题通过省级鉴定,正在进行的各级研究课题达10多项,发表省级论文36篇,有20篇论文获得省级奖励。

【学校管理】   推行中层以上干部行政值日制度、教师安全值周、学生轮流值日制度,建立家校治理共同体,聘请有责任心的家长共同参与学校日常管理,对班级的卫生、文明礼仪、跑操、就寝等情况进行量化考核。形成校长会议、行政会议、校委会、行政扩大会议、值周碰头会五个会议沟通交流平台的格局,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的民主决策和贯彻落实。开好每周日的值周碰头会,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会诊,进而明确下一周的值周重点和需要落实的工作任务。学校成立教学督导工作领导小组,制定《课堂评议方案》和《教学督导方案》,督导组成员采用推门听课、查阅教案等形式,做好日常教学督导工作,及时了解教师教学情况。本学期对七八年级部分学科进行四次质量检测,对体育教学进行了两次大型考试,结合期中考试,及时掌握各学科教学效果,根据诊断结果有针对性地对部分教师进行重点督导,配合教育局对初三教学进行督导,通过督导促进教师成长,取得较好的成效。

【教研教改】   做好教学常规工作,对教师工作进行定量定性评价;狠抓教育科研和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,以学科组为单位的集体备课制度得到较好的落实,以教研组为单位的新课程理论学习、课题研究等教研活动充满生机。学校组织校级公开课3次,展示示范课6节,开展教研组级公开课41次,通过听课、评课、反思寻找高效课堂的突破口,收到良好效果。做好控辍保学工作,对已经流失的17名学生进行了多次上门劝返,最终成功劝返13人;对8名特殊困难学生开展送教上门活动多次,参与送教上门教师达90多人次;对10名劝返的流失学生,学校开设璞玉班,包括几位校长在内的13名教师主动参与璞玉班教学工作。执行校务公开制度,以巡查整改为契机,广泛征求师生和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建议,高质量完成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。做好寄宿生生活补助发放工作,制定完善《民乐四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细则》《民乐四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实施方案》,并对全校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摸排,建立民乐四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,对全校837名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生活补助。

【德育教育】   开展爱国主义、民族精神、传统文化等教育活动,厚植爱国主义情怀,不断拓展德育渠道。利用橱窗、校园广播、校园电视等宣传阵地,号召全体教职员工坚持以生为本”,四中发展、责任在我的担当,共同推进学校发展。开展创文明班级、建文明宿舍、做文明学生、当校园之星等活动,落实学校传统教育项目——爱心阳光教育活动,重新修订《爱心阳光工程实施办法》,为做好学生思想工作、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奠定坚实的基础,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。以建党100周年为契机,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,通过校园文化长廊,展示中国共产党100年取得的伟大成就;开展主题班会、影视教育等国庆系列教育活动,组织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专题讲座,引导学生把爱国热情转化为树立志向、勤奋学习、全面发展的实际行动。

【文化艺术】   组织春学期寻找最美之星活动和秋学期教师节三好学生等表彰活动,树立一大批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标兵,激励学生健康成长,表彰各类优秀学生600多人次、优秀集体30多个。开展丰富的大课间活动和课外活动,按计划组织好兴趣小组及特色班、艺术社团艺术教育活动,新成立二胡、古筝、扬琴艺术小组及号队,从校外聘请老师进行专业指导;为学生创设各类艺术体育成果展示平台,成功举办秋季运动会、七年级跳绳比赛、八年级排球比赛及七八年级足球比赛,九年级拔河比赛,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暨庆元旦师生书画展,元旦文艺汇演等,组织学生参加全县汉字听写大赛、第十届思温杯书画大赛,为学校争得荣誉;在新年升旗仪式上,对全校艺体活动中的128名优秀学生进行集中表彰奖励。

双减工作】   实行双减工作承诺制,保证零起点教学,做到应教尽教,坚决杜绝随意增减课时、提高难度、加快进度等行为。强化学生作业管理,减轻学生负担的核心是对课堂作业、双休日作业实行三限,即限分量、限数量、限时间。探究作业减负提质创新方法,提升作业设计水平,举行优秀作业展评和案例交流活动,使作业充分发挥育人功能。